導讀: 隨著2019年底的臨近,開發商正面臨著實現全年業績的越來越大的壓力。記者昨日獲悉,榮創天津公司在其部分項目中啟動了員工自購計劃。除了以前的綠化帶和恒大,大型房地產企業都希
隨著2019年底的臨近,開發商正面臨著實現全年業績的越來越大的壓力。記者昨日獲悉,榮創天津公司在其部分項目中啟動了員工自購計劃。除了以前的綠化帶和恒大,大型房地產企業都希望搶走這筆錢,換取一張標準的成績單。
消息人士稱,10月17日晚,融創天津公司召開會議,確定資源“換崗”計劃。融創天津員工可享受20%或85%的折扣,視今年前購買住宅產品的支付方式而定,也可享受半年后更名的一次性購買。盡管融創中國表示不會對此做出回應,但相關人士表示,“改變立場”的計劃是真實的。巧合的是,就在兩天前,綠化帶湖南分公司被告知,該部門的所有員工應在月底之前購買或推薦他人購買一套綠化帶湖南地產。公司將給予員工一次改名的權利和一定的折扣。雖然部門和員工對是“員工福利”還是強制銷售有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存在內部購買。如果算上恒大,今年8月恒大在全國范圍內推出了“全員營銷”收購計劃,三家大型房地產企業也加入了“員工買房”的行列。
離2019年底還有兩個多月,為什么曾經高高在上、不擔心出售的房地產公司如此急于吸引員工“加入”?在業內看來,恐怕這仍然會影響到年度業績規模。
隨著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房地產企業的銷售規模也日益擴大。2018年,加入1000億俱樂部的房地產企業達到31家,其中萬科、恒大、碧桂園年銷售額超過5000億元。因此,許多住房企業為2019年設定了更高的績效目標。例如,榮創今年的銷售目標是5500億元,恒大的年銷售目標是6000億元,綠地的年銷售目標是5000億元。然而,到2019年,房地產市場并不如預期的好,尤其是8月份以來,一線和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一直受到調查,主管部門一再阻止資金非法流入房地產,這導致所有住房企業面臨業績和資金雙重壓力。
根據綠地的半年度報告,綠地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了1677億元的合同銷售額,僅為銷售目標的33%。" 2019年,房地產市場監管政策不太可能放松."今年年初,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的判斷被證明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