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摩天平臺:655560)中國仍是全球最主要稀土供給因素,擾動在進口,中重稀土彈性更優。
中國仍是全球最主要稀土供給因素,擾動在進口,中重稀土彈性更優。
2020年國內總量控制計劃持平或小幅提升,但增量均為輕稀土并不在中重稀土。同時,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稀土進口國,緬甸進口成為中重稀土的主要補充,預計今年緬甸進口再度大幅下滑,一定程度帶來國內全年中重稀土價格的支撐。政策預期加碼,稀土價格有望延續漲勢。2020年Q1以來,受全球疫情爆發影響稀土價格先漲后跌,目前價格下考慮原料、環保綜合成本及貿易摩擦的風險,從政策歷史演變來看,主要政策方向可能為:
1、“督察”/“戰略收儲”常態化帶來持續性,收儲戰略品種針對性可能增強。
2、輕稀土配額可能繼續提升。
3、加大高端稀土功能材料應用開發。伴隨政策預期對于供給端的支撐,稀土價格有望企穩回升。
需求修復仍是核心矛盾,磁材短期擾動較大,長期仍受益新能源高端放量。
2019年中國燒結釹鐵硼毛坯產量17萬噸,同比增長9.7%。短期來看,由于海外疫情擴散,相比于稀土原料的國內消化,磁材消費電子、新能源等海外需求承壓明顯,補庫需求因此延后。中長期來看,磁材有望從貿易摩擦情緒到實質性高端需求放量,磁材龍頭有望受益新能源汽車長期訂單。預計伴隨滲透率的提升對于高性能釹鐵硼需求拉動超過6萬噸(到2025年)。消費電子企穩,風電仍在搶裝周期,家電能耗標準提升、軌交的牽引電機更迭可能帶來遠期增量。